|
成龙又一部新片这次豆瓣72一票老熟人:塞斯·罗根联手成龙、约翰·塞纳(赵喜娜)、保罗·路德(蚁人)…… 你记忆中的名字,达芬奇(李奥纳多)、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多纳泰罗,以及“斯普林特老师”再次出现。 看《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很少人不会想到前段时间大火的《蜘蛛侠:纵横宇宙》。 它有种野蛮生长的粗糙之美,你甚至能从一些笔触里感觉到“潦草”:歪歪扭扭的建筑,抽象的线条,明显的笔触运动轨迹。 B 站 UP 主 @Rofix 把《大乱斗》的风格与美国抽象派大师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艺术风格做了比较。 他认为,托姆布雷作品的色彩、抽象的线条和未完成感,旨在打破油画和素描的界限。 △ B站up主 @Rofix【忍者神龟】蜘蛛侠是否带偏了这一届动画风格? 就像片名,“大乱斗”,你可以看见电影试图杂糅进许许多多的元素,他们毫不相干,但却都被吸纳了进来。 这里不仅有邵氏武侠,甚至于成龙配音的斯普林特有一段动作直接照搬了成龙电影的桥段。 非但台词直接提及两次,甚至于连最终的boss大战,也是采用的和《进击的巨人》里类似的方法。 而其他,诸如碧昂斯、《春天不是读书天》……各种青少年流行文化元素尽收眼底。 你可以看到,在这统一的涂鸦风里,人物是可以不对称的,变种人团伙身上的恐怖元素是可以堆叠的。 时髦的音乐和特殊音效形成的氛围,如合成的滴落声、火焰的飞溅声等,只需一眼,又能让观众瞬间进入这颇有现代主义油画质感的新奇的变种人世界。 但,与《蜘蛛侠:纵横宇宙》一样,风格上的新,却更加突出了剧本上的“旧”。 纽约下水道里有一只叫斯普林特的老鼠,收养了四只沾染了某种化学试剂而变异的乌龟,于是,他带着四个龟儿子,通过学习各种录像带,练就一身功夫用于自保。 这四只忍者龟长成青少年后,由于变种人的身份,被人类视为怪物,他们昼伏夜出,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上高中,谈恋爱,于是,为了赢得主流社会的接纳,他们决定打败大反派,成为英雄。 超级苍蝇也是被不明液体制造出的变种人,也被人类欺压过,但与老鼠和乌龟一家安静蛰伏不同,他是人类灭绝主义者,最终选择报复社会。 比如相比于《蜘蛛侠:纵横宇宙》,它更工整,你可以从中看到两面的故事,A面,少年们渴望得到人类社会的入场券,B面,为心中的正义感一战。 而最后,两者在内核上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个青少年认清自我价值的过程。 而是由四位主角和一群比他们长相更“奇怪”的变种人兄弟姐妹,以及围观的清洁工、便利店职工、修路工等等人类社会内部的底层人接力完成。 他们第一次走在白天,走进校园,摘下眼罩,也是穿着潮酷的卫衣——而非父亲为他们准备的《复仇者联盟》《泰坦尼克号》《星际迷航》里完美的白男主角立牌。 不得不说,如今的好莱坞,在视觉方面可以“狂飙突进”,但是内核,常常是小心翼翼。 单是最近比较有粉丝基础的大片,《速度与激情10》《蜘蛛侠:纵横宇宙》《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碟中谍7》有哪部不是在表达上保守又保守,小心又小心,导致温吞如水,陈旧老套? 就拿这部《大乱斗》来说,其设定,其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为什么老鼠和苍蝇厌恶人类? 影片先是突然设计了主角团被误以为是超级苍蝇的同伙,被人类误解的桥段,而随即,他们被媒体“洗白”之后,先前怒目而视的人类居然立刻换了副嘴脸,直至主角团拯救世界,最终获得了人类的接纳。 但,一开始的那句台词,“人类就是热衷于残杀异类”,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了吗? 电影用让四只小乌龟找到自我,同时得到大众认可的方式制造了一片打破阶级、种族压迫的幻境,也回避了那份对于人性势利的不安感。 就是影片为了确保价值观被接受,为了确保“种族”议题的正确性,而不得不使用“偷梁换柱”、“强行推进”等办法来引导剧情。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影片的结尾,当四只神龟像个普通学生一样进入中学,你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并费解: 没错,Sir能理解影片试图去照顾绝大多数人价值观的想法,而影片的续集和剧集计划也证明了这条路目前还能走得通,但问题是,这样保守的道路还能走多久? 但并不是为了所谓的行侠仗义,而是去对面的超市去偷取一点点必要的生活物资。 Sir之所以喜欢这场戏不在于它的“喜剧元素”,而是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地下”来说,成为英雄并不是他们人生的选项。 但结果呢?影片很快便不再执着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而把矛盾转移到脸谱化的正邪对立,拯救世界去了,使之变成了又一部披着流行文化外衣的80年代青少年题材商业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