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ag旗舰厅官网
    凯发k8ag旗舰厅官网
    所在位置: > 凯发k8ag旗舰厅官网 > 91年前武汉已提出功能分区 在这张《汉口市街道详图》里可见一斑

91年前武汉已提出功能分区 在这张《汉口市街道详图》里可见一斑

  • 文章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4-01-20
  •   在武汉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的诸多珍藏中,一幅《汉口市街道详图》弥足珍贵。该图为彩色印刷,长74厘米,宽48.5厘米,比例1:10000,由武昌亚新地学社于1934年7月印行。作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彩色地图测绘出版机构,武昌亚新地学社出品的这张地图价值不凡。

      武汉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负责人王钢,是有“武汉活字典”之美誉的庭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对武汉地方历史的研究也非常深入。他介绍,汉口自明成化年间从汉阳析出,清末单独建制为夏口厅,1912年改为夏口县,至1926年10月汉口市建立,1927年武汉建市后城市发展迈入新阶段,汉口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迎来新气象。这幅《汉口市街道详图》用图例符号、色彩线条和注记勾勒武汉建市后汉口的城市肌理和发展脉络,记录这座“东方芝加哥”的空间布局、道路系统、功能分区等科学规划与建设成果,见证了民国中期汉口城市的现代化转型与嬗变。

      王钢打开《汉口市街道详图》,如数家珍:“纵观整张地图,汉口的繁华之区西起硚口,东北至日租界,以京汉铁路与长江、汉水合围区域为中心;原为汉水故道的京汉铁路以北地区,只见后湖、换子湖、南湖等湖泊星罗棋布,西商、华商、公共体育会跑马场鼎足而立,中山公园、协和医院、王家墩飞机场等跃然纸上。”他说,地图具有直观性,看这张图非常明显,以京汉铁路为界,铁路内区域繁华,铁路外区域仍在发展中。而将这张地图与此前、此后的汉口地图一比较,城市的发展速度一目了然,“相当快速”。

      细看地图局部,令人耳熟能详的街道名称至今仍在沿用,如民生路、民族路、民权路、六渡桥、黄陂街、江汉路、花楼街、惠济路。当时的汉口市政府在市政建设上以道路建设为重点,规划了汉口主次道干线,将旧式街巷拓宽改造,新辟民生路、民权路、民族路、三民路等街道,拓建中山马路(今中山大道)等主干道,促成汉口城区新交通格局的形成。

      王钢说,尤值一提的是,地图右下角附有《汉口市分区计划图》。该图由当时的汉口市政府工务局于1930年7月绘制,图上将汉口规划为商业区、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第一住宅区、第二住宅区、小工业区、高等教育区、市行政中心区,并配以各区文字说明。1929年当时的汉口市工务局长董修甲参考欧美城市建设经验,组织制订了《武汉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以开放宏大的视野对武汉三镇首次提出功能分区,而该地图呈现的是汉口的功能分区情况。

      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笃勤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城市功能分区,与近代武汉传入了西方测绘地图有关,除了汉口租界外,武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是从民国初年开始的基圆齿距,到了上世纪20年代,就有了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了。

      张笃勤介绍,这张1934年7月版的《汉口市街道详图》,应该与当时汉口的两个人物有关。1927年武汉市建市以后,汉口城市建制沿革几经变化,时为特别市,时为省辖市。到了1932年7月,又改称为汉口市,几个月后湖北建始人吴国桢接任汉口市市长,他本身是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而在吴国桢就任汉口市长之前就担任汉口市工务局长的董修甲,也是个海归派,曾经留学美国获得硕士学位,他们对当时西方流行的城市规划管理理念比较熟悉,于是就把它引入到了汉口市的城市规划管理中。

      张笃勤认为,这张老地图对了解认识二十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城市规划建设很有历史价值。比如说,关于二十世纪30年代武汉到底有几个跑马场,位置在哪里,学术界有过讨论。而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得很清楚,地图上标出了西商、华商、公共体育会3个跑马场,再加上地图范围外,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万国跑马场,加起来就有四个,而公共体育会跑马场,过去知之者甚少。这也表明,汉口当年同时拥有4家跑马场,是当时全国跑马场最多的城市。

      “历史地图具有直观、准确、集纳多种信息细节的功能,忠实记录区域、城市等历史变迁。”张笃勤说,他和他的团队近几年一直从事武汉历史地图的搜集整理,目前搜集了大约2000张武汉及周边区域的历史地图,希望出版一部《武汉历代古地图集》,同时与相关机构合作,举办“地图中的武汉城市变迁”展览,武汉图书馆所藏的这张《汉口市街道详图》,也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